第四章 设备管理系统的编程实现 4.1. 设备缺陷管理系统
4.1.1 设备缺陷管理系统设计 设备缺陷管理是设备管理的基础,设备运行的基本状况及健康水平,来自于日积月累的设备缺陷数据,设备缺陷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设备管理好坏的一个标志。设备缺陷管理是电厂安全文明生产的一个重要任务,它关系到电厂的安全运行、设备维护及经济效益。但是,目前电厂的设备缺陷管理还只停留在人工统计的落后状态,生产人员整天忙于缺陷单的登记、修改、收集、整理等事务性的工作中,不利于快速有效地消除生产缺陷,管理人员面对每天一大堆缺陷单,不能简捷方便地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显然,靠人工处理缺陷管理问题,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因此,在电厂自动化综合管理系统中纳入设备缺陷管理是提高电厂管理效率、保证电厂安全生产的重要课题。 该子系统的主要设计工作是合理构成设备缺陷的闭环管理、缺陷仲裁的支持和缺陷查询、统计以及考核的灵活实现。其中设计重点是缺陷闭环、缺陷仲裁的控制和缺陷考核的支持。缺陷管理的业务大致是班组工作人员发现缺陷,上报生技,生技根据计划,安排班组进行处理,消除缺陷;班组接受生技工作安排,现场处理,消除缺陷后,将处理情况反馈到生技和相关发现班组。如果是零星缺陷,班组人员现场消缺后,记录缺陷信息和处理情况。 缺陷流程 业务流程是在充分了解企业管理思想体系模式,管理信息数据分布范围后所获得的企业业务模型、数据处是设备缺陷管理理流向、信息处理流量及其相互制约措施。缺陷具体处理流程包括:缺陷登记,班长确认,修改责任部门,接收,填写消缺内容及交待处理结果,班长验收,生管部仲裁(不能接收的缺陷和不能验收的缺陷),考核(按时间,按设备,按数量)。图4.1是设备缺陷管理的部分主要业务流程信息模型(Process Analyst Model,PAM)。
图4.1 设备缺陷管理的业务流程信息模型 (2)缺陷信息 ①登记信息包括:发现时间、到场时间、设备名称、缺陷内容、缺陷类型、缺陷等级、是否泄漏等。 ②消缺信息包括:检修交接、消缺人、消缺班组、消缺时间、消缺对应的工作票信息、待处理原因等。验收信息包括验收人验收时间、验收结果、仲裁人及时间、仲裁信息、验收退回原因等。 (3)查询 查询是将其它业务的重要信息分类汇集起来集中查询,它的数据模型包含在各查询数据来源的相关业务域中,可实现多种方式查询。如:可分别按运行专业、运行班组、检修专业、检修班组、仲裁类别、缺陷类型等进行查询,使复杂的查询工作变得方便、快捷,使设备缺陷得到快速消缺,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设备的安全运行。 由以上分析得图4.2是缺陷管理流程图,图4.3是设备缺陷管理得软件实现界面 图4.2 缺陷管理流程
图4.3 设备缺陷管理软件实现界面
4.2 设备检修管理系统 4.2.1 设备检修管理系统设计 电力系统生产设备检修管理是电力系统生产设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的是周期地安排机组的预防性检修,使设备能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减少故障、延长寿命,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与经济性。良好的机组检修计划有助于减低系统电量不足的风险和提高机组的可利用率。 合理安排设备检修计划和电网运行方式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检修计划是一个离散的、随机的、非线性的规划问题,尤其是在电力生产企业、电网企业以及其他各独立企业的利益都被考虑在内时。检修可以分为两大类:发电机组的检修和输电线路的检修。检修计划就是对检修设备和检修时间的预先安排。按照安排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检修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在计划模型的计算过程中,把时间分为若干小的时段,然后制定能够达到最优目标的设备停运检修计划。 一般检修工作流程为:生技或调度根据设备预防性试验周期和一般试验周期要求和设备检修情况,制定设备检修计划,交由相关班组执行。班组执行后,记录执行情况,反馈到生技。缺陷检修跟缺陷处理密切相关,生技在接到班组上报的缺陷情形后,审核缺陷情况,安排班组处理,同时生成设备缺陷检修计划;班组人员在消除缺陷后,记录缺陷处理情况,将处理结果反馈到生技。图4.4是设备检修管理的流程图,图4.5是设备检修管理得软件实现界面。
图4.4 检修管理流程图
图4.5 设备检修管理软件实现界面 4.3设备基本信息管理 设备基本信息管理模块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设备台帐管理,它是掌握企业设备资产状况,反映企业各种类设备的拥有量、设备分布及其变动情况的主要依据,因此所有新置设备都应及时、准确地进行验收并登记到台帐管理内。 系统根据本模块的功能需求,依据一定的设备分类编码原则,调用基础信息维护模块的部分内容,确定电厂内各主要设备的功能码和系统码;完成设备台帐信息的录入和维护;提供多形式的查询统计服务,可形成设备的分类、分布等台帐内容。其功能结构如下图4.6所示。 图4.6 设备基本信息管理功能结构 4.3.1设备分类编码 制定一份合理而明了的设备编码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清晰、有效的设 备编码会帮助用户了解和交流设备信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电力生产设备计算机化管理也必须建立在设备编码的基础之上。 电力生产设备编码应该满足编码易于进行计算机化处理和编码的信息应表达完整、规范,具有唯一性的要求。 为此,本文采用设备功能位置码和系统码相结合的编码方案。系统码的引入克服了单纯功能位置码无法对设备唯一标识的问题。这是因为功能位置码是根据设备功能位置进行划分的,当发生设备移动、更替时,极易造成新旧设备的重码,旧功能码不符合设备所处新位置要求等问题,而设备各项数据信息记录的混乱将给设备维修管理带来极大的麻烦。 设备编码形式规则如表4.1所示 4.3.2设备台帐信息的录入 该部分用以在设备投产时,录入设备的台帐信息(基本规范、参数表、附属设备)和新增信息;用户亦可在设备台帐信息变动后,对其进行维护。 台帐基本规范内容包括:设备类型、系统编号、运行编号、设备小类、型号、电压等级、额定电流、额定容量、安装位置、生产厂商、出厂日期、出厂编号、投运日期、运行状态、检修周期,上次大修等 参数表内容包括:顺序、参数名称、数据类型、参数值。 附属设备内容包括:各附属设备的系统编号、运行编号、设备类型、电压等级、额定容量、安装位置、型号、生产厂商、出厂日期、出厂编号等基本信息。图4.7是设备台帐信息录入的软件实现界面
图4.7 设备台帐信息录入界面 4.3.3设备树查询 设备树生动地体现了电厂系统与系统间、设备与设备间、系统与设备间的关系,是设备运行管理和维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该部分主要服务于只有浏览权限的用户,用以查询某一电厂系统的设备树、系统图和设备台帐信息。用户选择想要查看的电厂系统名称或者代码后,该部分显示相应系统设备树,供用户使用观察;也可以选择查看整个设备树。定位条件用于帮助用户确定某系统或者某一设备在设备树中的位置,输入条件后,查询结果在设备树中显示焦点。若查询未有结果或者出错则显示信息框反馈给用户。与设备台帐信息浏览模块建立关联,用户可以在选择设备树的同时查看相应系统内或选择的某设备的台帐信息。 4.3.4设备台帐信息查询 设备台帐体现了企业的资产状况,是管理、维修、运行人员了解设备数量、分布、具体状况等的一个重要途径。 该部分主要面向只有浏览权限的用户,用以查询设备的各种台帐信息,包括设备的基本规范、参数表、附属设备、缺陷记录、定级记录、迁移记录、报废记录和检修记录,是先前录入部分的汇总。 用户可以选择多种条件(设备类型,设备小类,电压等级,变电站或使用状态等)查询设备台帐信息,从而形成不同形式的查询结果,以满足用户的不同查询需要,对于各种设备台帐信息,用户可以只选择需要查看的内容,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和界面的简洁性。 若用户以设备类别或者设备类型为检索条件则可生成设备的分类台帐;以变电站或电压等级为检索条件则生成设备的分布台帐;二者结合,可生成设备的分布分类台帐;同时还可以以设备使用状态为检索字段,查询某一时间段内投产的设备台帐或者 停止运行的设备台帐等。用户甚至可以选择查询的内容是否包含已报废设备的信息。结合检索条件,调用报表管理模块的功能,可将结果以报表的形式呈现给用户,显示及输出的数目和内容均可由用户确定。图4.8是设备台帐查询的软件实现界面。 图4.8 设备台帐查询界面 4.4 其他功能管理 4.4.1 设备定级管理 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班组级、车间级和厂级设备评级信息的管理,包括设备检修后的评级信息管理、季度设备的评级信息管理、评级报表的生成与打印、设备评级结果查询、评级基础数据维护等几个功能模块。 4.4.2 设备报废管理 设备报废管理是设备管理的结尾工作,也是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设备报废后意味该设备退出电厂运行系统,设备技术档案积累工作的完成,设备功能码的转出等内容,是保证现有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基础。同时,积累设备报废信息对于管理者了解本厂设备历史概况,以及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借鉴,现有系统的优化等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需要记录设备的报废信息,内容主要包括:报废日期、设备原功能码、设备原来位置、设备原来状态、设备残值、报废原因、后处理、结果评价、验收部门、验收人、备注等。 4.4.3 设备迁移管理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5/6/6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电力生产MIS系统之设备管理系统开发(五)......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5/6/6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