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建立学生的传、帮、带机制,实现 个性化实践教学 民族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是来自贫穷的少数民族边远山区,受到民族地区落后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往往无法结合理论教学开展各类实践教学活动,学生们往往没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各项实践教学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来自城市的学生往往小中学时代就能使用计算机作些文字处理和简单的数据处理,有的学生还学习了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用万用表测量电容、二级管、三极管等基本电子元器件的好坏以及这些元器件的使用方法,还能自己动手组装类似收音机等的一些无线电小作品,甚至已经掌握这些元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而相比之下,来自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却可能从来没有使用过计算机,甚至有些学生从未见过计算机,对于电子技术知识,可能从来没有机会去学习。此外,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视野都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有的还存在汉语言基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文字能力等能力相对差,人际交往和捕捉社会热点的能力相对较弱,在处理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时显得信心不足,给专业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主要表现在,有问题不敢问老师和同学,不愿意和同学过多的交流等。为吸引更多低年级的同学尽早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并在实践中得到有经验的教师和能力较强的同学的指导,由学生会、团总支负责,建立了学生的传、帮、带机制,因为仅靠有限的师资力量是无法满足学生课外的实践活动的指导需要的,经学院领导研究决定,加强专业教师的指导,同时采用学生指导学生的办法。具体方法是:学生以自愿报名为原则,然后经过专业教师作一轮指导并从中筛选出十至二十名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相对强实践能力的学生,再作第二轮所谓的“精英”培训,然后,以这些“精英”作为小组长,负责自由地去组队,要求每组人员都应包函有一、二年级学生,各小组由小组长带领下,进行培训和活动,以后以小组为单位组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为鼓励小组组长的积极性,对于参赛获奖的小组的组长还另外颁发一个优秀指导员证书。实践证明,这种传、帮、带机制一方面缓解了专业师资力量不足,另一方面,学生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指导效果也令人满意。
3.3 有组织地、有指导地组建各类兴趣小组 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全国和广西的大学生“挑战杯”、广西区教育厅举办的大学生电子竞赛、学院的创新工程和求索杯等科技活动中举办的各类专业竞赛,指定专业教师,在选题、申报、实现、总结等环节上适度引导,使学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科学研究的能力。结合专业学习,学生会科技部组织开展诸如单片机开发与应用、DSP技术及应用、EDA技术及应用等等各种专业培训和讲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创新需求,使学生在活动中既充分发挥了个人特长,又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院将各级电子竞赛的准备工作作为一个经常性的科技活动,与竞赛成绩相比,更重视在竞赛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和不足,并将其作为调整实践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手段的重要依据之一。 3.4 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 注意吸引成绩优秀、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使他们能够进一步开阔眼界,了解更多的学科前沿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同时也使这些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充分的发挥,对所学专业的前景有全面了解和认识,为学生本科毕业后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近年来,一批批学生参与了教师的区级、校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有些学生还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了论文。另外,学院积极为学生牵线搭桥,联系校内外一些研究所和技术开发部门,让学生参与一些纵向、横向项目的研究,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经过这样的锻炼,有些学生到高年级时就有自己的想法,自主提出一些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并进一步研究。 3.5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互动交流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构建民族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的探索(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