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二 DDS的工作原理图 它以相位累加、幅值查表、D/A转换的方式完成频率合成,实质上是在数字域内实现分频,其输出频率由外部提供的相位累加值(频率控制字)决定。DDS的合成机理使它具有非常高的辨率分辨率(可达1Hz量级)和极快的跳频速度,故它很适用于高速变频场合。系统中DDS的频率控制字由微机提供,通过改变频率控制字可以灵活调整DDS的输出频率,从而控制系统的转换速率。 三 在采样数据已事先生成的情况下,采用DMA方式读内存。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第一种工作状态下系统的输出带宽和第三种工作状态下系统调整输出信号特性的速度都受限于微机输出数据速率,为提高微机输出数据速率,缓解两种工作状态下的瓶颈问题,系统中采用DMA方式对微机中事先生成的采样数据进行读取。DMA方式是外设与微机存储器之间直接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需CPU的参与,而是在DMA控制器的控制下对外设和内存进行读或写,数据的传输速率取决于DMA控制器、微机总线及外设的速率。DMA有三种传输类型:DMA读(将内存数据读至外设)、DMA写(将外设数据写入内存)和DMA校验(一种伪传输,只对芯片内部读写功能进行校验)。它有四种传输方式:单字节传输方式、块字节传输方式、请求传输方式、多片传输方式,其中块字节传输方式是传输速率最高的一种。DMA的传输类型和传输方式可通过编程选择,系统中选用的是DMA读和块字节传输方式。微机输出数据时,首先要将数据从硬盘写入开辟好的内存中去,CPU一旦接收到DMA控制器发出的占用总线请求信号,则会在现行总线周期结束时使其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同系统总线脱离,把总线控制权让给DMA控制器,DMA控制器在获得总线控制权后控制对内存的读取,直到读完预定的数据。 系统在DMA方式下还可以利用数据采集系统实际采集到的数据对信号进行再现。 2 系统的实现 2.1 DMA接口电路 PC/AT机的DMA控制器由两片级连的8237A-5芯片组成,它支持八个 DMA传输通道,其中有四个8位数据通道和三个16位数据通道可供外设使用,我们选用了一个8位数据通道。在DMA接口电路的设计上,我们用IDT公司的异步FIFO存储器作为数据缓冲电路。异步FIFO存储器具有输入输出两套数据线,读写速率可以不同,能够解决微机输出数据速率与向SRAM写入数据速率不一致的问题,而且数据的读写次序遵从先进先出原则,读写地址由FIFO内的地址指针确定,不需外部提供;FIFO还提供“全满”、“半满”、“全空”状态标志,利用这些标志可防止数据溢出或不足,并能够方便地控制微机与FIFO、FIFO与SRAM之间的传输,特别是系统在不同工作状态间作切换时的突发性数据传输。FIFO的存取时间为25~50ns。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3/3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 基于微机的任意波形产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3/3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