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6.1 这个电路只是负责和计算机进行通信。74HC244这个串并转化芯片实现了从计算机的串口传输数据。 下页的这个电路图(图6-2)是实现了从串口中出来的数据下载到单片机中去的功能。
图6.2 7 PCB制作过程简介 下面谈谈PCB的制作过程。 PCB的制作是把我们的原理图制作成电路板的过程。这个过程不能出错,出错了原理图设计的再好也是没有用的,PCB的布线也是一个比较讲究的工作。布线布的好的话调试起来也方便,而且可以方便的检查错误的地方。 在PCB的排布上,还要注意一些特别的东西元件的放置。晶振给单片机工作的时钟频率,晶振不工作的话单片机就没有办法工作.所以晶振要接到单片机的旁边,离单片机要近,如果远了晶振就不容易起振。振荡电路接的电容也要和晶振接在一起. 还有一些电阻等,我们把它们编排在单片机旁边.这样布的线比较好看,板子看起来也整齐.其他的元件安排我们要有就近原则和尽量让线不交叉. 我们现在用的都是数字电路.这样我们布线的时候就可以不要考虑高频电路中的布线中的大面积接地的问题。也不用把器件安排的比较近,因为数字电路不存在干扰的问题。我们上面已经把元件的布局都搞好了,剩下的都是怎么排线和布线的问题了。由于AD7008管脚的特殊性,在这里只能手工布线。并且手工布线也很复杂。焊盘要尽量大,这样可以在我们焊接电路的时候方便焊接。同样的焊盘也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调整。不能一味的用同样的东西,因为有些元件的大小和距离要求不能焊盘太大。 我们把PCB工作准备好了后,就开始进行实际的制作。具体的制作过程为: 把我们布好的线打印在热转印纸上 选择好合适的铜板,我们这里要注意一样,铜板不能选择太小,这样根本就不够我们的线,一般要留有1-2cm左右。这里我们选用的是:9cm*16cm的。 把我们选择好的铜板用砂纸打磨光滑,这里一定要打磨光滑,不然热转印纸上的墨就转不上去,要顺着一面打磨。 用烫斗把我们打印好的PCB图烫到铜板上去,这里要很小心的烫,要均匀用力。还要照顾每一个角落。不要有每烫到的地方和烫不充分的地方。 我们把烫好的铜板用肉眼来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断的地方,有的话就用水型笔把断的地方描上,检查好了后就把它放到三录化铁中腐蚀。要把没有用的铜都腐蚀掉。 等铜板腐蚀好了后,拿打孔机把放元件的孔打穿。这样我们的PCB准备工作就基本完成了。 上面的PCB准备工作都完成后,我们就开始要装配电路板了。打好孔后,最好是将松香油涂抹在有铜线的那面板子上,然后我们按照PCB图把元件一个一个的安装到打好孔的铜板上。先焊跳线,然后要焊接电阻这些比较小的元件。因为如果我先焊其它大的器件,那么突出来的地方我么就不好焊电阻了。由于数码管价格较高,我们用到的也比较多,而且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不可能一次性的就可以把板子做成功,这需要不断的调试,对拆装元件也是很频繁的,用圆型插槽可以方便我们拆装,我们焊接集成元件像单片机,IC芯片要先焊上相应的插槽,这样方便的同时也可以避免在焊接的同时由于外部温度过高而烧坏芯片。 在焊接的时候要小心避免烧怀元件,电焊铁和元件接触的时间尽量过短,尽量用少一点的焊锡。这样可以防止焊锡过多而有电路错焊的地方。 8 编译软件介绍 在这里再说说用到的编程软件-KELL,对我而言,也是一种新的知识。 我们用到的汇编软件是KELL。下面来介绍这个软件,KEIL C51标准C编译器为8051微控制器的软件开发提供了C语言环境,同时保留了汇编代码高效,快速的特点。C51编译器的功能不断增强,使你可以更加贴近CPU本身,及其它的衍生产品。C51已被完全集成到uVision2的集成开发环境中,这个集成开发环境包含:编译器,汇编器,实时操作系统,项目管理器,调试器。uVision2 IDE可为它们提供单一而灵活的开发环境。 以上简单介绍了KEIL51软件,要使用KEIL软件,必需先要安装它。KEIK51是一个商业的软件,对了我们这些普通爱好者可以到KEIL中国代理周立功公司的网站上下载一份能汇编2K的DEMO版软件,基本可以满足一般的个人学习和小型应用的开发。(安装的方法和普通软件相当这里就不做介绍了)。 安装好了后,接下来就是介绍这个软件怎么用,我们以C语言来介绍。因为C语言比较简单易懂,汇编不易懂。其实汇编程序和C语言的步骤是一样的。 (1)点击Project菜单,选择弹出的下拉式菜单中的New Project, 如图7.1。 接着弹出一个标准Windows文件对话窗口,如图,这个东东想必大家是见过了吧,在“文件名”中输入你的第一次C程序项目名称,这里我们用“test”文件名只要符合Windows文件规则的文件名都行。“保存”后的文件扩展名为uv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9/19/19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