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动化毕业论文
|
电子机电毕业论文
|
电子通信论文
|
电气工程论文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气工程原创论文
|
电气工程免费论文
|
全站搜索
原创毕业论文 →
电气工程专业原创毕业论文
现成毕业论文范文 →
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
电气工程论文网
->
电子通信免费论文
-> 通信行业研究报告(四)
通信行业研究报告(四)
本文ID:LW7943
通信行业研究报告(四)
802.2395
投资收益 -41.8409 5.957 -688.334 -292.3302
利润总额 223.5384 26.024 -5468.8689 -751.2018
净利润 305.3168 136.1267 -5892.6612 -978.9171
未分配利润 -4459.1056 -4645.2158 -4781.3425 223.205
(12)四大跨国公司财务解读
近日,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阿尔卡特等四大通信设备巨头相继发布了2008年全年或2008年第四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有的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有的公司却相当糟糕。众所周知,2008年是全球通信业继续在低谷中徘徊的一年,大环境的影响对于各公司都是一样的,但各公司的表现却大相径庭。原因何在呢?
全球移动通信巨人芬兰诺基亚公司日前公布了其2008年财务报告。数据显示,2008年全年与2001年全年相比,诺基亚实现净销售额300.16亿欧元,下降了4%;备考经营利润达到54.20亿欧元,增长了3%;备考经营利润率增长到18.1%;备考净利润为39.48亿欧元,增长了4%;备考每股收益(除权后)增长至0.82欧元。诺基亚公司2008年移动电话销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52亿部,高于市场平均增长率,比2001年增长了9%,市场份额达到38%,双双创出历史新高。
摩托罗拉公司日前公布了2008年财政年度和第四季度的财务状况报告。公司2008年全年的销售收入为267亿美元,除去特殊支出项目,全年净赢利3.14亿美元,每股赢利0.14美元。2008年第四季度,摩托罗拉的销售收入为7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实现净赢利1.74亿美元,每股赢利8美分。2008年的资产负债率降至16.7%,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7个百分点。排除特殊项目支出,摩托罗拉去年第四季度实现净赢利2.99亿美元。报告称,摩托罗拉公司已然走出了低谷,告别了整个通信产业的“寒冬”,迎来了春日。
爱立信公司2月3日发布了2008年第四季度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爱立信在第四季度实现了16亿瑞典克朗(1.85亿美元)的融资前正向现金流;调整后的税前收入为负22亿瑞典克朗,比第三季度减少亏损17亿瑞典克朗,减亏幅度达44%。作为全球最大的通信系统设备提供商,爱立信在去年第四季度共获得了330亿瑞典克朗的订单(不计已取消的订单);GSM/WCDMA系统设备的销量比上个季度增长了4%,爱立信继续保持着在全球3G系统设备领域的领导地位。
法国阿尔卡特公司也于日前宣布,2008年第四季度中,阿尔卡特净亏损11.2亿欧元(12亿美元),每股损失0.93欧元,2001年同期亏损额为15亿欧元,每股损失1.28欧元。此前阿尔卡特已经连续7个季度出现亏损。阿尔卡特公司CFO简-帕斯科-比奥弗莱特称,2009年将是困难的一年,2008年的经济低迷将对公司的销量继续产生影响。自2001年4月到现在,阿尔卡特的总亏损额已经达到了99亿欧元。
四大公司财务报告形成明显的反差,其中原因各不相同。在2008年全球移动通信设备市场中,诺基亚公司当之无愧地成为大赢家。对于取得成绩的原因,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约玛·奥利拉表示:虽然世界经济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诺基亚的高速增长,但公司的整体赢利和市场地位仍然得到了保证。2008年,诺基亚前所未有地向市场推出了34款新产品。随着移动电话向着由彩屏、图像、信息和移动游戏等推动的先进功能和服务的崭新阶段迈进,诺基亚凭借不断扩展的产品系列,始终站在行业的最前沿。
诺基亚去年第四季度的销售额为88亿欧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诺基亚移动电话的销售额为67亿欧元,与上年持平。诺基亚移动电话在美国的销量稍小,但在欧洲增长强劲,其次是亚洲。诺基亚网络的销售额为21亿欧元,其中3.7亿欧元的收入来自于3G双模的销售。诺基亚网络在美国增长强劲,部分弥补了在中国销量的下降。
诺基亚2008年全年销售额达到300亿欧元,比上年下降了4%。这主要是由于公司网络基础设施业务的经营环境持续艰难。诺基亚移动电话全年的销售额为232亿欧元,与2001年持平。这主要是由于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良好增长弥补了在美国销量的下降。此外,去年下半年手机的销量取得了非常高的增长,这主要源于大众需求型产品的销售。
诺基亚继续提供其行业领先的移动电话,在2008年创纪录地推出了34款新品,集合了彩屏、图像、多媒体、移动游戏以及合成音等功能。在众多新手机中,14款拥有彩屏和多媒体功能。这说明在公司的产品系列中,能提供先进移动服务、功能丰富的手机的比例大大增加了。
凭借一贯的领先产品和用户优选品牌,诺基亚的市场份额已经连续五年持续增长,2008年全年达到了38%,更加接近40%的企业目标。
根据诺基亚的初步估计,2008年移动电话总体市场销量有所回升,达到4.05亿部,比2001年的3.8亿部增长了5%以上。欧洲和亚太区市场的移动电话市场销量持续增长,均达到了8%左右的年增长率。与前一年相比,美洲市场的需求也有所增长,估计约为4%。
摩托罗拉公司去年实现了扭亏为盈,从而阻止了自2000年以来持续下滑的不利局面。新任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麦克·札菲罗夫斯基说:“摩托罗拉的销售业绩及赢利能力更充分地证明,我们几年来的努力和锐意改革正为摩托罗拉公司带来良好的经营成果。同时,我们更欣喜地看到,排除特殊项目支出,我们六个主要业务部门都实现了赢利,让我们有充足的信心在未来的季度里有更大的进步。”
在摩托罗拉全球业绩榜上,手机业务依然实力强劲。2008年第四季度,全球个人通信事业部实现销售额3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4亿美元。目前摩托罗拉个人通信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近19%,这一营业收入及市场占有率分别是摩托罗拉公司个人通信事业部继1997年第四季度及1999年第二季度之后的历史最高纪录。在北美及拉丁美洲市场,摩托罗拉在2008年有了较大的突破。摩托罗拉在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中国手机市场中已连续数年保持了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在全球第二大手机市场———美国,摩托罗拉也是领军企业之一。
摩托罗拉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夫·高尔文说:“摩托罗拉公司坚定地执行着我们两年前推出的‘五点计划’战略,并进一步丰富了它的内涵:第一,给领导层注入新鲜活力并改善工作环境;第二,积极地改善资产负债表及现金流;第三,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增强客户满意度;第四,加强创新产品、系统及对软件产品的研发,加强客户关系;第五,持续评估与重新评估我们的业务计划及发展战略,以保持我们的持续竞争力。”
爱立信公司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柯德川表示:“我们GSM/WCDMA系统设备的销量实现了连续三个季度的增长,尤其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地区的订单量在去年第四季度出现了突破性的增长。本季度我们系统设备的运营利润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爱立信在GSM/WCDMA的领导地位得到了巩固。”
尽管如此,相比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公司,爱立信公司的经营业绩逊色了许多。对此,柯德川说:“客观而言,销量和订单的增长更多体现的是市场的周期特性,而非市场的复苏。从我们去年第四季度财报中显示的销量和订单达到预期的表现、业务的顺利重组以及实现的正向现金流,我们相信我们的业务开始进入稳定期。我们现在首要的目标是在2009年的某个时点上恢复赢利以及进一步改善现金流。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一直有条不紊地推行着成本削减计划,效果十分显著。我们将继续降低销售成本以实现最终的赢利。”
对比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最大的失误是丢失了手机市场。2001年前,爱立信在全球手机市场仍保持1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是随着其宣布手机业务外包以及与日本索尼成立合资公司,爱立信独立品牌的手机消失了,即使撇开诺基亚、摩托罗拉不说,现在的索尼爱立信在手机市场的份额甚至比不上第二阵营的三星、西门子等公司。
爱立信不佳的经营业绩已经招致股东的不满。就在公布业绩之后仅4天,2月7日,爱立信公司董事会宣布更换总裁。任命卡尔·亨利克·斯万伯格为爱立信新任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他将在2009年4月8日的爱立信股东大会上正式就任。虽然爱立信(中国)公司相关人员表示,此次总裁的任免完全是因为年近60岁的柯德川即将退休,与其在职期间的业绩并无关系。但是爱立信“换马”确实是时候了。外电评论,卡尔·亨利克·斯万伯格的上任可以给爱立信带来足够的信心,因为他的领导才能成功地为其曾经任职的AssaAbloy国际安全锁业集团建立了一个高度有效的组织机构,使该公司成为世界领先的安全锁业制造商。但愿新总裁能给爱立信这家“百年老店”带来新的希望和活力。
对于已经开始的2009年,四大公司所作的预测也大不相同,从中也可以看出各公司管理层信心的强弱。
诺基亚预计,2009年移动电话总体市场销量能够增长10%或略高于这个数字。2008年诺基亚网络的市场范围收缩了约15%,销量下降了约13%。诺基亚认为,行业的这种情况在2009年不会有显著改善,其市场范围将缩小5%~10%。
诺基亚预计2009年电信市场仍将充满挑战,但公司将继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努力在实现高赢利的同时继续扩大两大主要业务领域的市场份额。预计诺基亚移动电话2009年第一季度的销量将比上年同期增长0~9%,公司整体的增长将略低于这一水平。第二季度的销量增长将高于第一季度。诺基亚将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地位,其第一季度的备考每股收益(除权后)预计在0.15欧元至0.19欧元之间。
摩托罗拉公司董事长高尔文对今年的前景充满信心。“我们可以乐观地估计,在2009年,摩托罗拉有信心有更出色的表现。全球的经济在2008年多起事件的影响下并没有‘深度崩溃’,同时在近些时候还显现出了回升的趋势,全球的资本投资热情也在回升,这对于摩托罗拉全球的市场无疑会带来非常乐观的前景。2009年第一季度,摩托罗拉预计可以实现60亿至62亿美元的销售额,2009年全年我们将继续保持275亿美元的销售总额及0.40美元的每股赢利。我们的目标是在2009年再一次实现赢利,重振摩托罗拉的雄风。”
爱立信认为,移动电话用户还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在未来的三年当中将超过15亿户,其中预计2009年将新增用户1.65亿到1.8亿户。2009年,预计全球将销售4.3亿部手机。爱立信认为2009年的移动系统市场将下降10%左右。电信市场的修正性调整还将继续。目前运营商固定资产投资(CAPEX)只是收入的一个百分比的低水平状态将持续。在2008年的固定网络系统市场,包括传统的电路交换、宽带接入、光纤传输和多业务网络在内的有线系统市场整体下降超过了30%,这与爱立信以前预计的超过20%相一致。
阿尔卡特公司总裁塞尔吉-特鲁克预测,由于法国电信和德国电信等主要客户纷纷减少支出,电信设备制造市场今年将缩小15%左右。阿尔卡特预测,由于光纤产品和开关元件等需求疲软,该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将下降30%。
十二、国产手机决战中高端市场
从最近一些厂商的频繁动作来看,“五一”手机价格大战的战火近期会烧到中高端市场。而去年才离开爱立信进行单飞的熊猫手机决战中高端的态度尤其坚决,近日他们宣布与国际电影巨星梁朝伟签约,由其作为熊猫手机的全球代言人,同时明确表示,今年将主攻中高端手机市场,年内将有14款新机上市。熊猫此举不仅和TCL、康佳、南方高科等厂商的发展路线不谋而合,而且也将直接和厦新这样的中高端“霸主”正面冲突,一场血战“在所难免”。
1、熊猫再造意在厦新
在去年国产手机的“狂飙突进”运动中,要属波导、TCL、厦新三家的表现最为抢眼,其中波导、TCL都坚持的是全线出击策略,在各个价格区间都有所作为,而且产能优势也十分明显,并拥有充分的低端价格战的资本。反观厦新,产品则主要集中在中高端,价格也较为“坚挺”,但其成功的产品设计和品牌宣传使其成为了不折不扣的盈利大户,这点颇有些像以时尚潮流占据高端市场的三星。
而重新上路的熊猫手机在取得了麦克赛尔的技术支持、江苏创天的渠道经验后,品牌重造已经成为了现时的当务之急。虽然表示不方便透露此次合作的具体金额,但是熊猫手机的市场总监郭云霞依然向记者强调:“我们这次的投入是千万级的。”投入重金的直接目的则是希望“熊猫手机今年的产销量能达到300万的目标,正式进入国产手机的前五名。”郭云霞同时还表示,目前熊猫已经具有了年产1000万台手机的生产能力,这对于一家主攻中高端市场的企业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成本优势。虽然在采访过程中,熊猫方面一再表示不愿评论竞争对手,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熊猫的发展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必将对厦新造成相当的威胁。
2、新品云集中高端
当然,手机行业的竞争最终要看产品,广告卖得好、产品跟不上那也同样没戏。对此,熊猫显然有足够的认识,据郭云霞介绍,熊猫手机目前已上市的产品已经超过了12款,除少部分和早期的爱立信手机还有些雷同外,绝大部分已经是具有独特风格和时尚造型的熊猫产品了。而今年五月份以后,将会有14款新机陆续上市,平均每月面市的新机都不会少于两款,而这些新品将主要集中在中高端。
在具体的产品策略上,郭云霞则表示,新品主要是和麦克赛尔合作研发,其中具有GPRS、MMS、K—Java、摄像头甚至是PDA功能的产品一应俱全,其中具有摄像头功能的产品更是有6款之多,不过由于目前的精力主要放在GSM手机上,所以新品中的CDMA手机较少,目前计划的只有2款。同时,基于国人的消费习惯考虑,熊猫手机也会和一些韩国厂商进行合作,采用他们的技术推出一些新品。
但是,对中高端市场密切关注的显然不只熊猫一家,处在领先地位的厦新在公布了全线飘红的年报的同时,在市场上推出了四款“9”系列的彩屏手机,走的仍然是时尚典雅的高端路线,而早在去年就打出了“进入彩色读图时代”的南方高科更是抢在了“五一”期间对其彩屏手机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价格调整,最高降幅达500元之多,而TCL也在近期一口气推出了15款的新机,其中具有彩屏、摄像头等高端功能的占绝大多数,其中一款PDA手机则是直接冲着摩托罗拉最受欢迎的商务手机388而去。种种迹象表明,国产手机的中高端战火已然开始燎原,大规模的火并近期有可能一触即发。
十三、中国移动市场今年上半年市场分析报告
近日北京广通伟业公关策划有限公司发布了“今年上半年中国移 动市场分析报告”,该报告对今年上半年移 动通信行业动态以及运营商、终端制造商、SP的市场动态和新业务做出了总结和点评,并对未来发展做出了一定的分析和预测。今年上半年,小灵通显然是电信业最惹眼的一个“明星”,地方城市的全线开通,北京、广州的相继失守,依托传统PHS无线技术的小灵通业务俨然充当着创新者参战,而移 动联通则视其为搅局业务。
其实想想,很简单,小灵通作为老式技术之所以被重新翻出来戴上新帽子招摇过市,完全是几大电信运营商利益纷争的结果,目的则是给国家相关部门施加压力,以尽快获取移 动运营牌照。
随着5.17电信日的临近,类似单向收费,手机休息站等等一系列的市场“弄潮者”也将有个说法,但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用户对小灵通的追捧完全是自愿的,只有一个理由,价格便宜,信号要求满足通信,而深思此点,中移 动等偏高的通信价格让人担忧
1、概述
今年上半年,电信业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小灵通,广州、上海开通在即,北京的小灵通发射基站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有媒体称在北京最繁华的商务地带国贸附近已经有了小灵通的信号。主管部门对这些情况尚未表明态度,小灵通的未来似乎越来越光明了。小灵通的活跃,使本来就硝烟四起的移 动通信市场更加剑拔弩张,小灵通所到之处,中国移 动和中国联通的资费标准纷纷不保,单向收费的呼声正在逐渐升高。中国移 动与中国联通在数据业务上开始争锋,JAVA与BREW都在造势。制造商与SP紧随其后,各自推出新的产品。
2、行业动态
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近日表示,我国将出台“硬措施”以进一步加强监督协调,确保电信网间通信畅通。信息产业部今年将加大对互联互通工作中出现的恶性事件的查处力度,对于蓄意破坏正常通信秩序的企业负责人和有关人员,要依照有关规定予以严厉追究。我国将出台“硬措施”以进一步加强监督协调,确保电信网间通信畅通。
电信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去年一年间发生的互联互通事件,数目之多,问题之严重,都令人担忧。主导运营商和非主导运营商各执一词,也的确各有各的难处,监管部门在处理这一问题上的做法往往趋于简单化,治标不治本
加大查处力度对解决互联互通问题将起到一定作用,但要比较彻底地解决互联互通问题,还需抓到互联互通产生的病根,即不对称管制和网间结算制度的不完善。
媒体近日公布六大电信运营商通信收入分布的最新数据,排名如下:第一位,中国移 动37.4%;第二位,中国电信32.5%;第三位,中国网通16.6%;第四位,中国联通12.1%;第五位,铁通、卫通1.4%。
电信南北拆分后,中国移 动就成为国内最大的电信运营商。移 动电话用户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固定电话,利润率也高于固定电话,中国移 动电信龙头老大的位置还要坐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分别排名二、三位,除了来自固话的收入外,小灵通也功不可没。中国联通虽然排位靠后,但在移 动通信市场而言,它的用户数份额已经超过了30%,应该说经过了8年的发展,中国联通已经初成气候。
3、运营商
(1)中国移动通信
中移 动(0941-HK)公布,截止2009年1月底,总用户达1.19777亿户,其中签约用户为4921.4万户,预付卡用户为7056.3万户。今年1月份的净增长用户为210.1万户,其中签约用户为19万户,预付卡用户为191.1万户。
ARPU值的下降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从中国移 动新增用户的组成来看,低端的预付卡用户占据了绝对优势,这意味着用户的月平均消费将进一步下降。但预付卡用户增加也有积极的一面,一是预付卡仍然在数量上有力支持着运营商营业总收入、利润的增长;其次由于预付卡用户是先付后打,不存在欠费问题,对运营商改善恶意欠费是有帮助的。
据统计,截至2009年2月8日,中国移 动通信与央视春节晚会互动短信发送量已远远超过去年,增长两倍多,彩信互动量也接近2万条,成为羊年春节短信、彩信风暴中的一大亮点。
短信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业务了,它已经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且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可以预见,以后随着短信业务种类不断丰富和手机用户的持续增加,短信发送量仍将高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万条彩信字与10亿条短信相比还很微小,但这一数字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彩信的启动,数据业务发展的典型特点是“雪球”效应,有了一定基础的用户群,彩信的“雪球”就会越滚越大。
中国移 动日前在浙江推出定位服务——移 动“晓位星”业务,主要以老人、小孩等特殊人群为目标客户群。“晓位星”是一种类似于手机的通信设备,内部插有普通手机SIM卡,其表面有三个按键,其中红色为报警求助键:当小孩或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时,按下这个键就可将求助信息发到奥星中心,中心工作人员会根据“晓位星”的救助信息和所在位置,迅速与机主取得联系并提供服务。此外,孩子的父母可以将自己的手机号码设置到另外两个键中,这样,孩子就可以随时和父母取得联系。父母还可以以拨打热线或发送短信的方式,随时查询了解孩子所在的位置,其定位精确度在50米到200米之间。
小孩和老人并非手机的主要使用者,但也是一个巨大的群体,“晓位星”的推出等于使这个群体也成为中国移 动的潜在客户。而移 动业务的趋势是向不同客户群提供不同的服务。
不过,一种新业务的推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资金的投入,以地方分分公司作试点,如果成功则可以向全国推广,如果效果不理想则可以使其他省市引以为戒,避免损失。
随着中国移 动和摩托罗拉组织的“第一届移 动梦网无线JAVA应用设计大赛”推出,备受瞩目的无线JAVA服务商用业务进入倒计时,中国移 动正式开始热身JAVA商用
JAVA是一种开放的计算机编程语言。JAVA语言的三大分支之一,J2ME(JAVA2的微型版本)专门用于开发基于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应用,例如手机、PDA的应用等等。目前的手机是一个封闭的操作系统,除非用厂商自己的软件和工具,无法对手机的菜单进行改动,更无法在手机上附加其他应用。而无线JAVA服务等于就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众多内容和应用提供商可以开发基于JAVA的各种内容和应用。手机用户则可以通过使用支持JAVA功能的手机终端,使用多种全新图形化、动态化的移 动增值服务。JAVA业务的推出对于的SP来讲可谓是商机无限,JAVA业务的可更新性使SP可以不断的开发吸引人的应用来保持自己的赢利,手机制造商也可以借此机会推出新的机型,但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运营商。这一被业内人士称为手机中的“WINDOWS”平台,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左右相关新业务的命运。
(2)中国联通
中国联通和美国高通公司在京宣布合资———成立联通博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为联通3月开通的CDMA1X提供数据业务。合资公司的注册资金约为5600万人民币,联通和高通各占50%股份,联通副总裁吕建国出任博路公司董事长。
合资公司起名“博路”,显然与高通、联通力推的数据业务平台——BREW不无关系。通过BREW平台,用户可实现高速上网、手机卡拉OK、大型游戏、手机定位等无线应用新功能。尽管高通方面称,相对于JAVA,BREW属于更为基础的平台,BREW手机用户可以享受BREW和JAVA,而JAVA却无法享受BREW,但技术已经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应用才是。此次成立合资公司,主要目的是拓展BREW的应用开发商队伍,毕竟,与中国移 高通和联通在江苏省试验GSM动的JAVA相比,BREW的参与者和实用化进程还处于弱势。 1X技术,该技术将使中国联通GSM用户能够使用CDMA1X数据业务,并对GSM/CDMA双模手机的商用产生推动。
如何在大规模推广CDMA的同时照顾好GSM网的用户,是困扰联通的一大难题,为了安抚GSM网用户,中国联通一再表示不会放弃GSM网,但一个运营商同时经营两种制式的网络,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是一件经济的事情。
这次试验GSM1X,若试验成功并推广,将有三点好处。一是将使得联通旗下两张原本孤立不兼容的网络能够资源共享,相当于扩大了各自的覆盖和容量,弥补其G网和C网都分别覆盖有限的不足。二来GSM网中仍有不少中高端的用户,对商务类数据服务并非没有需求,CDMA1X的数据业务将会为维护这些用户产生积极作用。此外,中国联通也意欲通过此项技术,由GSM/CDMA双模逐渐向纯CDMA过渡,并最终摆脱双网经营的尴尬局面。
中国联通的“彩e”发展迅速。率先开通“彩e”业务的广东联通,今年1、今年上半年间,用户增加了15000多户,目前总户数已近2.8万户。
中国联通在中国移 动推出彩信之后推出“彩e”虽说是无奈之举,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中国移 动推广彩信不遗余力,使国内手机用户扫了数据业务的“盲”,这使中国联通在推广彩e时,用户对其业务已经比较熟悉,因为彩e提供的业务和彩信有很大的相似性。
4、制造商
在爱立信日前公布的2008年Q4财务报告中,爱立信在第四季度实现了16亿瑞典克朗1.85亿美元的融资前正向现金流;调整后的税前收入为负22亿瑞典克朗,比第三季度减少亏损17亿瑞典克朗,减亏幅度达44%。至此,爱立信全球已经连续七个季度亏损。但业内知情人士却透露称,2008年爱立信中国公司全年的财务状况良好,另一方面,在席卷全球的爱立信“2008全年大裁员”的浪潮中,爱立信中国没有一个员工因公司被辞退,相反还有部分从其他地区裁汰下来的管理层被安排到中国地区以适应日渐繁忙的各种业务。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之好,使任何一个有实力的国际厂商都不想错过,爱立信在全球亏损,但在中国却取得很好的业绩,一方面说明全球电信业的萧条还没有完全消退,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电信市场仍旧在高速发展,市场容量非常大,但是如果国际厂蜂拥而至,竞争的激烈程度必然加剧,每家国际厂商都想在中国实现赢利也是不现实的。
世界第二大移动电话制造商摩托罗拉公司周四在操作系统之战中选择了自己的接受对象,它宣布将推出第一个有着内置Java技术和Linux软件的手机。基于上述软件平台的摩托罗拉第一款手机是A760,它今年将在亚洲推出并且在明年向其它市场推出。
给予Linux的认可对私人软件供应商是一个打击,这一宣布还标志着对微软公司有了一个反应,微软一直在为它的软件能够在移动电话设备上的运用取得进展而在努力。同时这一宣布对高通公司也是一个反应,高通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个称作Brew的平台,所使用的软件平台预计首先将安装在中高档手机中。由于Linux逐渐被诸如IBM等众多公司在使用,Linux已经成为主流软件。这一情况使得开发商的数量不断在增加并且也使得移动电话连接到诸如电脑等其它设备变得容易。
LG电子公司推出全球首款CDMA以及WCDMA双频双模(DBDM)电话。DBDM电话(型号:LG-K8100)既能在WCDMA,也能在cdma2000 1x系统上运行,同时面世的还有2.2英寸、26万色、TFT液晶显示屏,以及30万像素(VGA级)嵌入式相机。LG电子已经向KTICOM组织提供了DBDM电话进行测试。不过,现在已经全面推出了基于单模电话技术的DBDM电话。
中国移动选择WCDMA,中国联通选择CDMA 2000,LG电子公司推出CDMA、WCDMA双频双模(DBDM)电话可谓兼顾中国移动通信的两大运营商,不但在CDMA市场而且也在WCDMA市场上抢得不少先机。LG-K8100电话适用于下一代移动多媒体服务,它拥有所有的先进功能,包括视频点播、多媒体、娱乐、高速数据传输。双芯片解决方案满足了WCDMA电话的最新标准。
TCL移动通信近日宣布,国内首款CDMA2000 1X商用手机——TCL天璇1828正式推向全国市场,TCL宣称此款手机系“自主研发生产”的,并走大众化路线市场零售价仅1600元。
由于CDMA 1X还未实行商用,手机即使具有了这种功能也没有网络予以支持,各手机厂商因此显得异常谨慎,在洋品牌中,除西门子一再表态紧跟中国联通以外,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均在观望等待,事实上,摩托罗拉去年10月上市的CDMA V730彩屏手机就具备了CDMA 1X的功能。TCL此次急于推出新功能CDMA手机,与其说是为了抢占市场,还不如说是为了彰显其手机研发能力。
中国电信由去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互联星空”宽带应用模式,其最大合作伙伴网易公司已决定全面撤出,整个退出的交接工作预计在一个月之内全面完成。
移动梦网的巨大成功不仅是业务适应市场也是一种模式的成功,电信增值业务是一座金山,但运营商和SP的合作模式是成功的基础,核心则是收入分成,网易的撤资也表明“互联星空”还远远没有进入全面赢利阶段。
一直受到业界广泛关注的彩信的分成方案,将在今年4月出台。运营商与SP的分成比例仍将为15:85。
彩信业务自推出以来,业务量虽然增长很快,但相对中国移动庞大的用户基数来说还远远没有成规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SP的观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分成模式的不确定使SP们表现的不够积极。移动彩信分成比例一旦确立为15:85,SP对彩信的热情必然高涨,因为在短信分成上,SP们获利颇多,而短信的分成模式正是15:85。
5、分析预测
(1)小灵通气候已成,移动电话单项收费希望大增
北京、上海、广州本是小灵通的禁地,虽然这一规定在经济上来说对小灵通并没有太多影响,但其象征意义是很显著的,只要京沪穗三地不允许小灵通进入,小灵通就只能是一个擦边球,始终没有自己的名分。
现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经过一再的试探,小灵通终于开始在三地出现。上海和广州的小灵通已经确定了放号的日期,小灵通在北京虽然低调,但基站建设却一点也不含糊。
小灵通之所以这么做,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了一定的用户基数,1200万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足以使主管部门很难停掉这项业务。有了1200万用户的利益作为后盾,小灵通有了向主管部门叫板的资本。二是从近期香港股市的反应来看,投资者对小灵通的咄咄逼人和移动、联通对单项收费的不置可否反应并不是很大,发展小灵通的风险因此变小。
如果小灵通得到默许,能够全面推开,那么也意味着单向收费也不远了。以前,由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是海外上市公司,单项收费对投资者信心的影响不得不考虑。但现在,小灵通的杀手锏单项收费、资费低,对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与小灵通竞争,在一些地方,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地方公司实际上已经采取各种手段,大幅下降了资费,有些资费标准与单向收费相比有过之而不无不及。这种长时间的实际上的低价,并未对香港股市产生太大冲击。
单向收费的障碍越来越小,消费者的呼声越来越高,单向收费正在越走越近。
(2)中国移动走品牌路线,欲脱身价格战
续“全球通”和“神州行”之后,中国移动有推出全新品牌“动感地带”,中国移动根据客户细分,推出移动通信客户品牌“动感地带”,无疑是向走出价格战泥潭迈出了一步。毕竟,真正深入地研究客户,了解客户的需求,并为之提供切实适合他们的产品和服务,才是在竞争中取胜的根本所在。
摆脱价格战的泥潭,进入品牌竞争阶段,成为电信运营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数据业务刚刚兴起,竞争还没有像语音业务那样达到白热化,这正是开展品牌竞争的良好契机,中国移动借此机会推出“动感地带”,进行品牌推广,可以把竞争从价格战的泥潭引领到品牌竞争的高层次。
第二部与GPS相似的卫星导航通信系统
一、GLONASS系统
前苏联(现在的俄罗斯),在世界上建成了与美国相似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称为GLONASS。GLONASS是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字头缩写,是前苏联从80年代初开始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也由卫星星座、地面监测控制站和用户设备三部分组成。是由俄罗斯空间强力部门管理操控。现在欧洲准确建立笫三个全球系统,叫做Galileo(伽利略),后者的在建时间为2008-2008年。人们相信三个系统应该是相互兼容的。换句话说,用户希望捕获到三系统任意组合的信号,均能实现定位。
虽然,GLONASS业己建成,但由于俄罗斯目前的经济情况尚不能抽出财力维持它的完全运作,所以GLONASS星座中的有效工作卫星仅有11颗活动星(其中6、7号星工作不正常,2009年3月止),所以其影响较小。(注:A是指GLONASS 88卫星,它是GLONASS第一颗M星,自发射后一直未正常工作。)
美国人分析,GLONASS在技术、运作和政策,以及资源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麻烦。GLONASS的基金来源不甚清楚,俄罗斯政府表示,GLONASS财政责任应由俄罗斯航空航天局支付,交给国防控制系统局。俄罗斯政府也一直在寻找重建GLONASS系统的投资机构。
二、星座与信号
GLONASS系统的卫星星座由24颗卫星组成,均匀分布在3个近圆形的轨道平面上,每个轨道面8颗卫星,轨道高度19100公里,运行周期11小时15分,轨道倾角64.8°。
与美国的GPS系统不同的是GLONASS系统采用频分多址(FDMA)方式,根据载波频率来区分不同卫星(GPS是码分多址(CDMA),根据调制码来区分卫星)。每颗GLONASS卫星发播的两种载波的频率分别为L1=1,602+0.5625k(MHz)和L2=1,246+0.4375k(MHz),其中k=1~24为每颗卫星的频率编号。所有GPS卫星的载波的频率是相同,均为L1=1575.42MHz和L2=1227.6MHz。
GLONASS卫星的载波上也调制了两种伪随机噪声码:S码和P码。俄罗斯对GLONASS系统采用了军民合用、不加密的开放政策。
GLONASS卫星由质子号运载火箭一箭三星发射入轨,卫星采用三轴稳定体制,整量质量1400kg,设计轨道寿命5年。所有GLONASS卫星均使用精密铯钟作为其频率基准。第一颗GLONASS卫星于1982年10月12日发射升空。到目前为止,共发射了80余颗GLONASS卫星,最近一次是2001年12月1日发射了三颗卫星。俄计划将系统发播频率改为GPS的频率,并得到美罗克威尔公司的技术支援。
GLONASS系统的主要用途是导航定位,当然与GPS系统一样,也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等级和种类的测量应用、GIS应用和时频应用等。
三、GLONASS的定位精度
GLONASS系统单点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为16m,垂直方向为25m。 为进一步提高Glonass系统的定位能力,开拓广大的民用市场,俄政府计划用4年时间将其更新为Glonass-M系统。内容有:改进一些地面测控站设施;延长卫星的在轨寿命到8年;实现系统高的定位精度:位置精度提高到10~15m,定时精度提高到20~30ns,速度精度达到0.01m/s。
(3).GLONASS与GPS的比较
四、GPS+GLONASS双系统导航定位的优势
1、可见卫星数增加一倍
GLONASS卫星星座组网完成后,可用于导航定位的卫星总数将增加一倍。在地平线以上的可见卫星数纯GPS系统时,一般为7-11颗;GPS+GLONASS系统则可达到14-20颗。在山区或城市中,有时因障碍物遮挡,纯GPS可能无法工作, GPS+GLONASS则可以工作。
2、提高生产效率
在测量应用中,GPS测量所需要的观测时间取决于求解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所需要的时间。观测时间越长或可观测到的卫星数越多,则用于求解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数据也就越多,求解结果的可靠性越好。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常使用快速定位、实时动态测量(RTK)或后处理动态测量。但要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必须正确求解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可观测到的卫星数增加得越多,则求解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所需要的观测时间就可缩短得越多,因此GPS+GLONASS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3、提高观测结果的可靠性
用卫星系统进行测量定位的观测结果的可靠性主要决定于用于定位计算的卫星颗数。因此GPS+GLONASS将大大提高观测结果的可靠性。
4、提高观测结果的精度
观测卫星相对于测站的几何分布(DOP值)直接影响观测结果的精度。可观测到的卫星越多,则可以 大大改善观测卫星相对于测站的几何分布,从而提高观测结果的精度。
五、欧洲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
1、Galileo计划
伽利略系统是欧洲自主的、独立的全球多模式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服务,同时它实现完全非军方控制、管理。伽利略系统是由欧空局和欧洲联盟发起并提供主要资金支持,不仅能够使欧洲在交通管理和遥测设施建设方面摆脱对美国和俄罗斯的依赖,而且还能给欧洲的设备制造和应用服务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创造许多全新的就业机会。
伽利略系统能够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实现多系统内的相互兼容,任何用户将来都可以用一个接收机采集各个系统的数据或者各系统数据的组合来实现定位导航的要求,伽利略系统可以分发实时的米级定位精度信息,这是现有的卫星导航系统所没有的。同时伽利略系统能够保证在许多特殊情况下提供服务,如果失败也能够在几秒钟内通知用户,对安全性有特殊要求的情况如:运行的火车、导航汽车、飞机着陆等,伽利略系统的应用就特别适合。
2、系统组成
伽利略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和环境段。
空间段:由分布在三个轨道上的30颗中等高度轨道卫星(MEO)构成,每个轨道面上有10颗卫星,9颗正常工作,1颗运行备用;轨道面倾角56度。
地面段:包括全球地面控制段、全球地面任务段、全球域网、导航管理中心、地面支持设施、地面管理机构。
用户段:用户段主要就是用户接收机及其等同产品,伽利略系统考虑将与GPS、GLONASS的导航信号一起组成复合型卫星导航系统,因此用户接收机将是多用途、兼容性接收机。
环境段:环境段通常包括电离层、对流层、多径效应和无线电干扰等。
3、伽利略计划正在行动中
2008年3月26日欧盟15国交通部长会议一致决定,正式启动伽俐略(Galileo)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计划。这标志着在2008欧洲将拥有自己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并结束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在世界独霸天下的局面。
伽俐略计划建设投资总额大约在32.5亿欧元,其中启动定义阶段的经费为11亿欧元,由欧洲航天局和欧盟分别承担50%。另外的21.5亿欧元为系统开发和全面部署阶段费用,其中包括发射30颗卫星。欧盟委员会希望私营企业至少能够承担这部分费用的三分之二。欧盟的一些专家称:“‘伽俐略’系统不仅卫星数量比GPS多,而且确定地面物体的精确度可达1厘米,误差范围要远远小于GPS,其性能比GPS更安全、更准确,更可靠。通过营建该系统,欧盟将大大推动欧洲航天产业的发展。”
欧盟的“伽俐略”计划酝酿已久,早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欧盟就一直就该计划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欧盟成员国的100多家公司参与了这项工作。2000年6月,在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上,欧盟经过多方努力,终于获得了实施“伽俐略”计划所需要的L频段的频率资源,为“伽利略”计划的顺利实施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001年11月,欧洲航天局决定拨款5.5亿欧元用于“伽俐略”计划的技术开发,2008年3月26日,欧盟在巴塞罗那首脑会议上又再次表示了启动“伽俐略”计划的决心,交通部长们也在此次会议上决定从欧盟的可支配财政中拿出4.5亿欧元,用于该计划的启动工作。
伽俐略计划是欧洲旨在建设独立于美国GPS的一项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计划。欧洲航天局及其成员国法国是该计划的最积极倡导者。该项计划完成后,不但可以使欧洲拥有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为公路、铁路、空中和海上交通运输工具提供有保障的导航定位服务,获得工业和商业效益,而且可以使欧洲赢得建立欧洲共同安全防务体系的条件。欧盟负责运输与能源的高级官员帕拉齐欧指出:“我们认为多一套系统在太空中‘坐镇’非常重要,因为这对美国人来说也是佳音。我们要让他们知道,一旦GPS系统遇袭,他们还可依靠欧盟的‘伽俐略’系统。”
4、“伽俐略”与GPS相比有何不同
据悉,“伽俐略”卫星定位系统将由30颗轨道卫星组成,卫星的轨道高度为2.4万公里,倾角为56度,分布在3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部署9颗工作星和1颗在轨备份星。“伽俐略”将为用户提供误差不超过1米、时间精确的定位服务。
“伽俐略”与GPS相比,有较大的不同和优越性。例如,“伽俐略”系统的卫星数量多、轨道位置高、轨道面少;“伽俐略”更多用于民用,可为地面用户提供3种信号:免费使用的信号、加密且需交费使用的信号、加密且需满足更高要求的信号。其精度依次提高,最高精度比GPS高10倍,即使是免费使用的信号精度也达到6米。如果说GPS只能找到街道,“伽俐略”则可找到车库门。所以,“伽俐略”的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且定位精度优于GPS。其实,“伽利略”与GPS最大的区别是其服务定为确保的,这给用户一个踏实感。
六、欧洲的星基增强系统EGNOS
按照欧空局(ESA)计划,EGNOS实施阶段始于1998年,其卫星实验床样机(ESTB)从2000年2月投入使用。EGNOS利用附加信息增强GPS和GLONASS,保证多模运输应用的精度和完善性。它是欧洲笫一个实施的GNSS,是对未来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开发的基础。EGNOS空间段是由装载在同步卫星Inmarsat III AOR-E和IOR,以及欧空局的Artimis卫星上的导航转发器构成的。
七、中国的导航定位卫星
中国在2000年成功地发射了两颗导航定位星,名为“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按卫星发射公报称,中国将建立笫一代导航定位系统,以满足全天候区域性的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的需求,其卫星制导和时钟信息可用于如公路和铁路运输,以海上应用等多个领域。
八、国际海事卫星(Inmarsat)
长期以来,海事卫星一直希望实现GPS增强在内的涉及36颗卫星的计划,服务于全球的物流跟踪与管理,以及全球的语音和数据通信。由于要有大量投入,故计划要用20年时间加以实施。这种称做为GNSS的国际管理方式,企盼建成一个网络,将Inmarsat能力与GPS、GLONASS和Galileo组合起来。
九、日本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日本开发了一种新的全球导航系统(MTSAT,多动能运输卫星),以及星基增强系统(MSAS)。他们希望系统扩展到亚洲和其它区域时,能改进飞行的公共安全,并节省大量的运输费用。利用美国GPS增强的同样概念,MSAS和WAAS可以提供美日间无缝的精确导航能力。
十、其它导航手段
高通(Qualcomm)、洛克威尔国际(Rockwell International)、美国移动卫星AMSC的服务以上三家公司利用位置信息分别为陆上车队和海上船队提供服务,高通的系统称做OmniTracs 和OmniExpress,前者提供双向通信、自动车辆定位、全面的调度和后台集成能力,后者提供语音和双向数据通信能力,以及GPS车辆定位服务。私人基金的GPS增强服务,除了通常由政府控制的GPS系统外,某些私人企业在考虑建立私人的GPS增强星座,其中有Synchronetics、Hughe和Boeing等公司。Synchronetics建议建区域定位系统,由12颗工作在六个位置上的同步卫星,发射GPS L1和L2信号频率,建立三个国际用户复盖区:北美、南美和中美,欧洲、非洲和中东,以及亚太地区。
Hughes 空间与通信公司设计一个14+1颗中轨或同步卫星系统,提供GPS L1和L2的全球复盖,以及导航、通信和GPS增强服务。Boeing在1998年便致函FCC,计划制造、发射并运维一个16颗中轨卫星组成的星座,同时开展地基服务,进行航空产业通信和GPS增强,利用GPS L1和2GHz带提供通信、导航和空中交通的侦查服务。
一系列的导航手段可供应用,包括LORAN-C、TACAN(战术空中导航)、微波着陆系统。这些地面系统无法提供DGPS这样的精度,从长远来讲,只能是备份应用。它们可以增强卫星导航系统,但无法替代。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卫星导航系统是现在信息化社会中必须具备的国家基础建设设施之一,特别是象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经济处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应该逐步达到在任何时候均有切实可用的卫星导航系统以资应用;
(2).任何单个卫星导航系统都不能保证人们随时随地随意的应用,因此,在积极创造条件建立自有系统的同时,还要认真地去开展国际合作,争取到多系统互动与共用的主动权,这也是我们参与Galileo计划合作的原动力之一;
(3). 在设计现代化卫星导航系统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指导原则,具有技术超前意识,为此要如Galileo计划那样,将环境段作为卫星导航系统四大组成部分,与空间段、地面控制段、和用户段相提并论,以使新一代系统精度更高功能更强作用更大,并在与Galileo的合作中从事更具特色和优势的工作;
(4). 建立卫星导航系统的目的是在应用,所以任何时候都要把应用服务放在笫一位,这是通常强调的市场为导向的实质所在。其实从分析Galileo定义阶段的文件来看,其地面控制段分为全球性、区域性和本地性组成三个方面,实际上后两个方面是为应用服务的,是为更好地开展应用服务所构作的基础设施。其实这两个方面与用户段(设备)结合起来,称为应用段,再归入卫星导航系统四大组成部分(空间段、环境段、地面控制段和应用段),这样做可能更为科学更切合实际。说到底,应用就是服务,从GPS开始就提到有标准定位服务(SPS)和精确定位服务(PPS)这两种服务,Galileo提供的服务品种更丰富,多达五种。事实上,Galileo计划的全名是“欧洲卫星导航服务”(European Satellite Navigation Services),可见其用心多么良苦。在此不得不再说一遍:在卫星导航系统中应用服务是笫一位的
第三部、我国光纤通信设备市场
一、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市场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后通信设备市场备受跨国公司关注,新一轮的投资和竞争热潮已经悄悄拉开序幕。近日,摩托罗拉公司、爱立信公司、阿尔卡特公司和西门子公司等跨国设备制造商,纷纷加大投资、调整布局、抢滩登陆,企图在中国市场未来有更大的发展。
摩托罗拉宣布三个百亿美元计划多哈会议正式批准中国加入WTO前夕,摩托罗拉特意选择第二次在中国北京召开董事会。临行前,他们给中国市场下了一份价值300亿美元的“大单”,期限是5年。摩托罗拉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夫·高尔文先生说:“入世后的中国是最没有风险的市场。”在华投资总额34亿美元,带动供应商投资40亿美元,为超过600家国内企业的2200名总经理、经理和技术人员培训,拥有176家固定国内供应商,2001年在华采购超过16亿美元,在研发方面投入3亿美元……这一连串的数字使摩托罗拉稳居“在华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地位。但很显然,摩托罗拉并不满足于此。在京召开的全球董事会上,摩托罗拉又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未来5年内,将累计从中国采购价值100亿美元的零配件和服务;到2006年,摩托罗拉在华年产值将达到100亿美元;到2006年,在华累计投资总额将达到100亿美元。按此计算,未来5年内摩托罗拉公司累计纳税额将高达56亿美元,成为中国纳税最多的外商投资企业。“有着高增长的经济发展速度、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快速崛起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特别是人才储备,使得北京已经具备了成为科技研发基地的条件。”在这次摩托罗拉董事会上,“北京”成了一个主要议题。围绕北京有两个规划:近期要把北京建成摩托罗拉的全球研发基地之一,远期规划则是要将现设在新加坡的摩托罗拉亚太区总部迁到北京。在与刘淇市委书记会见时,高尔文提出摩托罗拉在建设天津生产基地的同时,将把北京建成摩托罗拉的全球研发基地之一,把技术核心部分放在北京。目前,摩托罗拉(中国)研究院在中国已有18个研发中心,1000多名科研人员,研发投资为3亿美元。高尔文表示,除了在生产方面增加在华投资外,公司将加大在中国的研发投资力度。
爱立信在香港召开战略与技术峰会,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就在摩托罗拉全球董事会召开之后仅两天,爱立信公司就于11月9日在香港召开了全球战略与技术峰会。包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柯德川在内的爱立信全球高级官员悉数出席,他们还邀请与爱立信关系密切的欧美金融界重要人士到会,柯德川亲自向金融界人士发表对亚太地区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未来发展的乐观看法。柯德川发表演讲时强调,中国是爱立信全球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市场。中国早已成为爱立信全球战略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基于上述事实,2000年底,爱立信在北京宣布了2001年至2005年爱立信公司在中国的五年发展计划。此计划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分别是高科技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出口以及研发和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具体如下:将爱立信和其全球供应链在中国投入的高科技投资从截止到2000年10月的24亿美元提升到51亿美元;将爱立信和其全球供应链在中国创造的就业机会从现有的29,000人增加到58,000人;将爱立信中国公司和其全球供应链中国供应中枢出口到爱立信其他市场的年度出口额增加3倍,即从2000年的14.9亿美元增加到45亿美元;把在中国的研发和人力资源开发投资额从目前的2.9亿美元增加到5.72亿美元以上。柯德川表示,爱立信在中国的“五年计划”是爱立信对中国长期承诺和与中国共同发展的一个具体体现。“五年计划”将加强和巩固中国在爱立信全球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位置及战略地位。爱立信公司认为,中国加入WTO后,随着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中国产业环境将进一步改善,这将更加有利于爱立信利用其设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向全世界市场输出优质的产品,将更加有利于爱立信继续将在中国的生产、研发、人才等资源优势纳入公司的全球战略发展规划和实际发展中去。
阿尔卡特整合在华业务布局的同时,信息产业部与阿尔卡特公司在北京举行了关于上海贝尔股权调整问题的谅解备忘录签字仪式,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和阿尔卡特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瑞克在备忘录上签字。根据备忘录,阿尔卡特将从中方股东收购上海贝尔10%加1股的股份;阿尔卡特还将通过另一协议,买断比利时政府拥有的上海贝尔8.35%股份的全部。在两笔交易结束后,阿尔卡特拥有的上海贝尔股份将从现在的31.65%升至50%加1股。阿尔卡特公司将把其在华主要业务与上海贝尔进行整合,建立其在中国电信设备领域的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贝尔阿尔卡特。阿尔卡特承诺,将把新成立的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建成其亚太区研发中心和业务中心。在未来三年内,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将拥有3500名研发工程师,是阿尔卡特中国公司、上海贝尔和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移动通信系统有限公司三家公司现有研发工程师的两倍以上。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将成为阿尔卡特全球主要的研发中心之一。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将开发面向全球和本地市场的具有独创性和全球性的核心技术,包括下一代固定和移动网络技术。阿尔卡特预计,基于阿尔卡特尖端的技术和上海贝尔在中国强有力的地位,新公司将很快从中获益,预计新公司将在头三年的运营中实现10亿美元的出口。阿尔卡特公司亚太地区总裁施培兴先生说,阿尔卡特计划把中国变成阿尔卡特在亚太地区的中心,不仅是技术方面的中心,也是出口的中心。
西门子加紧扩产欲当亚太市场第二,西门子移动通信协会董事罗萨·保利日前在京透露,西门子准备发展成为在亚太市场的第二大通信设备供应商。罗萨·保利说,为达到这一目标,西门子将投资6000万美元,今年将西门子在上海的亚太地区移动设备生产基地的手机年产量从1000万部扩至1400万部,而且今后会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长;在研发领域投资约2.5亿美元,在2003年年中前,对研发中心进行扩建。
据了解,目前西门子手机在亚太区约占12%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内地市场占13%,中国同时也是西门子在亚太区最大的市场。罗萨·保利认为,在目前世界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发展一枝独秀,而且发展势头良好,这对西门子的全球战略将产生影响,西门子将更加重视中国市场。罗萨·保利说,西门子在华的雇员数量不会受到其裁员的影响,目前仅上海西门子就拥有3000名员工,比去年7月增加了80%。目前,上海西门子已经在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成了34个GSM移动网络,上一财年销售额达到73.54亿元。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贝殷思先生表示,西门子将继续扩大手机市场的技术优势,用最先进的产品进军中国市场,努力实现在中国手机市场排名第二的目标。
二、跨国公司抢滩我国通信设备市场
前不久,包括摩托罗拉、爱立信、阿尔卡特和西门子在内,一批著名的跨国公司陆续公布了亏损数额巨大的第三季度全球财务报告,显示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给跨国公司经营带来的巨大挑战。特别是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经济出现了十年来首次负增长,更使跨国公司雪上加霜。在欧美主要市场需求大幅下滑、经营出现困境、被迫一再裁员的情况下,跨国公司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存在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
中国注定会成为跨国公司首选的市场。因为2001年的中国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有着太多的特殊之处:顺利加入WTO、成功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经济保持稳步快速增长,政治和社会继续保持稳定……这一切都清楚地表明,中国未来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中国的信息产业正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5年末,中国的手机用户将达到2.5亿,无线通信正从2G向3G迈进,宽带和软件业务也将呈现快速增长。今后5年,信息产业部规划的信息产业增长速度是GDP增长速度的3倍。未来中国通信设备市场,将蕴含巨大的商机。
中国入世后,经济全球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经济将更加开放,中国的投资环境将进一步改善,这使得跨国公司更加没有疑虑。正像摩托罗拉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夫·高尔文先生说的那样:“入世后的中国是最没有风险的市场。”一个投资风险最小、投资回报最高的市场,是任何一家跨国公司都难以拒绝的诱惑。谁的动作稍慢,谁就有可能在新一轮的市场
三、从北京国际通信设备展看光纤通信新发展
当今光通信的发展有两个重点:第一,光电器件技术的持续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光通信系统的面貌,通信容量越来越大,全光通信初步变成现实。第二,光纤通信和因特网技术相融合正在改变着传统通信系统的架构,SDH,ATM,IP等技术融合到光城域网络设备中来。
在2008年北京国际通信设备展会上看到最亮点的是Sycamore公司。Sycamore(那斯达克股票代号SCMR)和Corvis(那斯达克股票代号CORV)是近半年来美国光通信设备市场上最引人注目的两个公司。因为某种程度上他们代表了当今全光通信技术的走势。这两家公司产品的区别,是Corvis的设备适用于超长距离通信系统中,而Sycamore的设备则适用于城域网和长距离通信中。但实际上Sycamore并不甘心这种区分。实际Sycamore设备实现长距离全光无中继通信的技术取决于拉曼放大器和前向纠错,并称Sycamore的纠错能力达到6dB,比朗讯等的设备高了近一倍。事实上Sycamore2000年9月27日才宣布了他们首个长距离传输的SN10000产品。第一眼看过去,Sycamore的设备没有什么特色,甚至比北电等其他设备难看(用的光模块好象很大)。Sycamore SN10000单纤总容量1.6T比特每秒,这个指标比西门子、阿尔卡特等早些时候宣布的记录要小。它的无再生最长距离是4000公里。Broadwing通信公司利用Corvis设备2000年8月22日完成10G信号4000公里无电中继传输4000公里的现场试验。
SN10000具有一些实用的好处,主要是:(1)灵活性。 SN 10000 通过在网络的每一段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替运营商省钱。而Corvis, Qtera都是每一段都采用同样的技术。(2)安装密度。Sycamore每个机架可以再生64路波长的信号,而Ciena是每机架48路波长。(3)可管理性。每一个波长的信号都可以被管理,从而实现基于波长的上下话路。据Sycamore的消息,SN10000将在明年一季度发货,基本系统的售价是45000美元,业务接口的价格在5000到16000美元之间。在同Corvis的竞争中,Sycamore还通过收购同在麻省的Mintera公司秘密发展40G技术,该技术一旦发展成功将成为Sycamore在骨干通信市场上后来居上的杀手锏。
对于全光通信的另一方面全光交换,Sycamore似乎不占优势。Corvis在这方面由于采用了Ioion公司的光交换模块而具有相对的优势。是另一个公司Luminous Networks的PacketWave系统使用基于光纤的千兆IP技术帮助城市网接入服务商在同一网络上提供丰富的IP和电路交换业务。从这次展览会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业务的融合是通信发展的趋势,全光网络有自己的业务融合方式。PacketWave字面的意思很快让我联想到最近热门的光分组交换。2000年9月26日, Chiaro公司宣布已经开发出能够在光层面上进行包交换的全光交换机。这并不意味着该设备完全在光层面处理流量,封包信号还得转换成电信号,利用电处理芯片。Chiaro宣称拥有一个光核心,使新交换机具有比现存电交换结构更大的灵活性,可以支持上百个端口。Chiaro的产品并不象朗讯,北电,Sycamore与 Tellium等公司的传送交换机竞争。Chiaro要做的是包交换机,而不是Lambda交换机。与其竞争的是来自Cisco和Juniper公司的产品。对Sycamore和Tellium的产品是个补充。最近,因特网的传始人之一Dr. Robert创立了Caspian公司,也宣布开发一种因特网交换新交换机,似乎他们使用了不同的技术。
所有这些公司所代表的全光通信技术毫无疑问是当今光纤通信的最高峰,当之无愧地成为本届展览的最亮点。类似的技术还有朗讯收购的以色列Chromatics公司的设备和美国Redback公司的设备。前者同朗讯设备的整合似乎还没有完成;后者据使用过的某电信局称容量还有待提高。
在世界知名的电信公司中,朗讯算是对中国人民最友好的,因为朗讯带来的新东西大大多于其他电信公司。首先是Chromatics的全光DWDM城域网设备。根据朗讯宣传资料的说法,Chromatics设备整合了多业务接入,高性能交换,交叉连接与光传输于一体。多业务包括了租用线,语音和数据业务;信号种类则是IP over SDH/SONET,ATM,TDM,视频,10/100/1000M以太网信号。高性能交换包括了G比特的分组交换和SDH的交叉连接功能。该设备的核心技术:一是选择性WDM技术(SWDM)。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基于波长的业务变动,降低了DWDM系统在城域网应用的成本。二是多协议波长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使SONET/TDM,ATM与IP业务在一个波长上运行。朗讯的另一个新东西就是太比特路由交换机。路由交换机的背板交换能力从G比特扩展到T比特用了不到两年时间,我们不得不惊叹技术的进步。朗讯NX64000太比特路由交换机的背板交换能力达到了6.4TB,提供64个2.5G口和16个10G口,直接利用DWDM技术,同时提供了类似ATM的QoS技术,这种设备将成为未来骨干网络设备的重要选择。与此相对,北电的太比特路由交换机Optera Packet Core要到2001年一季度才能推出,北电为此已经付出了4年的努力,申请了48项专利,开发了大量ASIC芯片和专用软件。北电认为,他们的太比特路由交换机无人可比,但此次并没有展出。朗讯的第三个新东西是Any Media宽带接入系统。这个接入系统集现在的各种接入手段POTS,ISDN,DDN,ADSL,HDSL,VDSL,PON甚至最新的HomePNA于一体。这种设备也就当之无愧的成为本届展会上接入网设备的代表作。在标准传输设备方面,朗讯WaveStarDWDM系统打出的旗号是最高传送容量1.6T, 也是传输系统中最高的指标;在器件产品方面朗讯则推出了10G设备的解决方案。尽管朗讯最近在股票市场表现不佳,但在这次展览会上他们仍然证明了自己在通信设备领域的领导地位。
西门子公司绝对是通信设备世界巨头。2000年展览全光交叉连接设备看起来象一个普通的配线架。每排144个连接头,一共8排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4
/5/5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
(充值:元)
通信行业研究报告(四)
......
本论文《
通信行业研究报告(四)
》在
电子通信免费论文
栏目,由
电气工程论文网
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www.dqlunwen.top 更多论文,请点
电气工程论文
查看
上一篇
:
基于MFCC和神经阵列网络的声纹识..
下一篇
:
改良的高性能时实图像处理硬件系统
点击查看关于
通信行业
研究报告
的相关论文题目
2010-07-23 10:06:38【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光机电应用技术
机电一体化
应用电子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自动化免费论文
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
电子专业免费论文
电子机电毕业论文
电气工程免费论文
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气工程原创论文
电子通信论文
电气自动化开题
电子机电开题报告
电子通信免费论文
PLC相关外文翻译
电子机电信息外文翻译
电子通信外文翻译
联系方式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下载
电气工程论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