μΣ——动滑车的滑轮沿承载索滚动时的总摩擦系数,
μ——动滑车轮轴间的滑动摩擦系数,用青铜轴套时,取0.06-0.1;用滚动轴承时,取0.01-0.02; μ' ——动滑车的滑轮沿承载索滚动时的滚动摩擦系数,cm;取0.05-0.06cm R ——动滑车滑轮的半径,cm: P3——牵引索的回引绳作用于动滑车上的反拉力,kg:取100kg ; 附件二: 索道设计的流程 收集信息 索道各站点的距离、高差。 地面障碍物的距离、高差。 货车容量及材料的单件最大重量。 初定工器具的规格和型号。 承载绳的受力分析 空载时承载绳的初张力T0(或空载时承载绳的驰度F0)。 单标准负荷时,承载绳的受力;承载最大负荷重量的确定。 多标准负荷时,承载绳的受力;负荷最小运输距离的确定。 牵引绳的受力分析: 支架受力的分析: 地锚的受力分析: 附件三: 索道设计的示例 收集信息 索道各站点的距离、高差。 本工程D41基础选定的索道下口与索道上口水平档距293米,高差52.8米。 地面障碍物的距离、高差。 地面无障碍物。 货车容量及材料的单件最大重量。 基础材料运输采用桶装,满桶重量200kg. 初定工器具的规格和型号。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初定承载索为□18.5钢丝绳,返空索为□12.5钢丝绳,牵引绳为□11钢丝绳。 承载绳的受力分析 空载时承载绳的初张力T0(或空载时承载绳的驰度F0)。 根据现场地形和计算分析,初定F0为7.5米。则有: T0=293*293*12.0442/8/7.5/(COS(ATAN(52.8/293)))2=17792.7N 单标准负荷时,承载绳的受力; 索道运输单标准负荷时的受力: A空=(293*12.0442/ COS(ATAN(52.8/293)))2*293/24/ COS(ATAN(52.8/293)) =159501977.7 A单=A空+(293/8/293*12.0442/ COS(ATAN(52.8/293)))*2000*(293*12.0442/ COS(ATAN(52.8/293))+2000) =575251634 简化状态方程:T23+M.T22=N 其中:M=E.F.A空/17792.72/(293/ COS(ATAN(52.8/293)))= 26894.2 N=E.F.A单/(293/ COS(ATAN(52.8/293)))= 51021514688428.4 E=1 800 0000 F=1.467 解得:T单=29957N F单=9.42 □18.5钢丝绳满足要求,安全系统:7 多标准负荷时,承载绳的受力; 索道运输多标准负荷时的受力,其中每个负荷的间距为80米: A空=(293*12.0442/ COS(ATAN(52.8/293)))2*293/24/ COS(ATAN(52.8/293)) =159501977.7 A多= 1918450805 简化状态方程:T23+M.T22=N 其中:M=E.F.A空/17792.72/(293/ COS(ATAN(52.8/293)))= 26894.2 N=E.F.A多/(293/ COS(ATAN(52.8/293)))= 170155563572857 E=1 800 0000 F=1.467 解得:T单=47745N F单=8.6 □18.5钢丝绳满足要求,安全系统:4 牵引绳的受力分析: 牵引单个负荷时: P=(P1+P2+P3)*ε=(1459+28+1000)*1.05=2611N 其中:P1=4*52.8*(COS(ATAN(52.8/293)))2/293*(1+52.8/4/293)*2000=1459.2N P2=2000*(0.1/10+0.06/15)*(COS(ATAN(52.8/293)))=28 P3=100kg=1000N 地锚的受力分析: 承载索和返空索的地锚应单独设置,考虑到操作的简易性,两侧地锚的设计应采取相同规格。地锚的额定受力选择取承载索的最大受力,安全系统考虑2倍。 即:F地锚=47745*2=95490N 选择10T规格地锚即可。埋深根据现场地质情况而定。 本工程的地锚选择10T规格,埋深3米。 附件四:利用EXCEL进行数据计算 根据附件一中的受力计算方法,可在EXCEL中输入相应的原始数据,再按计算公式计算出相应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最后,将各计算结果代入简化状态方程中,得出计算的状态方程 利用导数推导出函数的递增性后,或可直接采用渐近法推去计算结果,计算结果取一定的计算精度。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8/8/8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