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技术对中国电信的冲击及对策 中国电信实现软交换的动力不足 现有传统电话交换网络 通过十几年的不断建设和扩容,中国电信目前已经具备一个非常完整的电话交换网络体系。无论是电话网络的交换容量还是长途传输容量,都已经能够满足长途电话和本地电话的通信需要。自从中国移动和电信寻呼从中国电信剥离之后,数据网业务目前刚刚起步,还处于投入期,收入少、投入大,中国电信就只有固定电话网络业务支撑几乎全部的业务收入。 自从IP电话业务出现以来,就在不断侵蚀中国电信利润丰厚的长途电话业务,尤其是国际长途电话业务。只因当初国际互联网互联带宽较窄,接入速度较慢,话音压缩技术不成熟,IP电话设备昂贵,所以对传统电话业务的威胁不大。中国电信一旦大面积推出IP电话业务,恐怕伤了自己的普通长途电话业务。所以中国电信虽然当时也参与IP电话业务的测试工作,但是却迟迟没有大面积推广。 直到近年IP电话的因为网络传输成本的降低、带宽的增加,话音压缩技术成熟、话音压缩设备价格降低等因素的影响,话音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可成本却大幅度下降。其他运营商的IP电话业务对中国电信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此时中国电信被迫推出17909业务和其他运营商的IP电话业务进行竞争。据说该业务也是在智能网上开放长途电话中继拨打电话的“假IP电话”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其核心原因就是因为中国电信目前的比较完善的传统电话传输和交换网络。除非业务收入遭到重创,否则中国电信在短期内很难放弃对传统电话网络的依赖,高层管理人员的电话背景也加深对传统电话网的心理依赖。 现有维护人员 中国电信南北分拆之前共有58万员工,南北分拆之后的新中国电信仍有33万员工。采用软交换技术之后,维护IP网络(含软交换上的网络电话业务等全套增值业务)所需要的人员远少于传统电话网,且对维护人员IP网络知识的要求较高,需要对原有骨干维护人员花比较大的力气培训。 电话业务的网络结构比较复杂,但是外线、终端的维护比较简单,所以维护人员中大量的外线、终端维护人员学历比较低,人员素质达不到维护IP网络的要求。因电信业务目前还处于盈利状态,裁员无疑很难得到各地劳动部门的批准,而人员编制的限制又使招募新员工变得更加困难。 现有用户资源 中国电信目前还垄断着传统固定电话网资源(分拆之后北方由中国网通垄断固网资源,南方由新中国电信垄断), IP电话业务还需要依托中国电信的固网资源,中国电信通过提高市话费的资费,达到部分平衡长途电话收入下降的影响。 而其他运营商提供的IP电话业务,因需要登记、输入卡号、密码等烦琐的手续,导致很多用户宁愿选择普通电话和17909的长话业务,也使得中国电信采用软交换技术应对竞争的积极性大大削弱。 盈利的压力 作为上市公司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长途电话业务逐渐萎缩的情况下,对业务收入的渴求导致广东电信对小灵通(市话通)和宽带上网业务作为硕果仅存的两个可能迅速增加业务收入的亮点,成为广东电信的发展重点,而直接以宽带超百万、市话通放号50万等任务直接下达。 对于外部人员来说,中国电信的战略不甚清晰尚情有可原,即使作为中国电信的基层员工,对中国电信未来发展可能的战略也不甚清晰,可能从一个侧面说明一些问题了。 宽带用户规模的迅速扩大将成为网络电话(PC2Phone、Web2Phone等)等软交换技术迅速被采用和大面积拓展的温床,促使软交换技术迅速成熟而成为取代传统电话的新一代电话及多媒体通讯网络。冲击到中国电信传统的长途电话业务市场。并有可能进一步冲击中国电信的固定电话本地网市场。中国网通在广大的南方地区获得本地号码之后,这种趋势会更加明显。 软交换技术对原有业务的冲击 业务的快速生成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
WORD格式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元)